首页 问答 80后童年玩的游戏有哪些
大家都在玩

80后童年玩的游戏有哪些

共6个回答

  • 孤独的木偶人 孤独的木偶人

    80后童年玩的游戏种类繁多,包括以下几类:

    1. 传统游戏:80后童年时期还有许多传统的游戏,比如踢毽子、放小风筝、跳皮筋、玩陀螺、跳房子、踩高跷等。这些游戏不需要太多器材,可以在家门口或者街头巷尾随处可见。

    2. 纸牌游戏:80后童年时期流行的纸牌游戏有很多,比如斗地主、扑克牌、打麻将、抽牌等。这些游戏需要一副或几副纸牌,可以和朋友或家人一起玩。

    3. 棋类游戏:80后童年时期也常常玩棋类游戏,比如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围棋、五子棋等。这些游戏需要棋盘和棋子,需要智慧和策略,可以锻炼思维能力。

    4. 电子游戏:80后童年时期也出现了电子游戏的兴起,比如红白机和世嘉游戏机。红白机上有许多经典的游戏,比如超级马里奥、坦克大战、魂斗罗等。世嘉游戏机上有许多经典的游戏,比如摩托车、打怪兽、奇美拉等。

    5. 桌面游戏:80后童年时期还有一些桌面游戏,比如中国跳棋、飞行棋、围棋、五子棋等。这些游戏需要专门的棋盘和棋子,可以和朋友或家人一起玩。

    80后童年时期的游戏种类丰富多样,有传统游戏、纸牌游戏、棋类游戏、电子游戏和桌面游戏等。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游戏来娱乐和放松。

  • k xian k xian

    推荐80后小时候玩的游戏“攻城”。首先在地上画一个半平米左右的方格子,游戏参与者每个人在格子里下同样多的弹珠,然后所有人在两米外的横线处,依次发射弹珠,从格子里弹出几个,就可以拿走几个。当你一下子炸出6/7个弹珠的时候,别提多爽了。

  • 好运来 好运来

    1.摸瞎子怀旧玩法:在一个限定的空间,如教室、家里或地上画个圈,用红领巾把一个人双眼蒙上,去捉其他人,被捉住的人就要当\"瞎子\"。运动性:全身运动。当\"瞎子\"的人,还要充分用耳朵来判断,练习听力以及在黑暗中的行动能力。自古就有人玩,《红楼梦》大观园里就经常有玩此游戏的镜头。可操作性:不受场地、人数限制,世世代代都能玩。

  • 太阳 太阳

    1、扔沙包2、跳3、拍卡片4、弹玻璃珠5、老鹰捉小鸡6、跳皮筋7、跳房子、捉迷藏9、捡石子10、踢毽子我作为80后,以上10种游戏,我都玩过,随便哪个游戏都可以玩到天黑。

    1、有很多,包括纸牌、跳绳、飞行棋、五子棋、扑克牌、斗地主等。

    2、在当时非常流行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没有电子设备和游戏机等娱乐工具,所以孩子们只能通过玩简单的传统游戏来度过闲暇时光。

    3、虽然现在有更多的娱乐工具和电子设备,但是玩传统游戏仍然有其独特的魅力。

    通过传统游戏,孩子们可以学会与人合作、坚持和信任。

    谈笑风生中也能缓解生活的压力和紧张。

  • 卫子 卫子

    丢手绢

    丢手绢好多女孩子必玩儿的一项,人多为佳,只要有一块小小的空地就行。只需要一个手绢,唱一首丢手绢“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地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的歌曲,这个游戏不具危险性,又能锻炼唱歌,又能使人运动。开始前,准备几块手绢,然后大家推选一个丢手绢的人,其余的人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如果最后被抓住,则要表演一个节目,比如跳舞、歌谣、讲故事等。斗牛/斗鸡

    这是一种流行于男孩之间的一种对抗性游戏,把一个小腿弯起来,膝盖就突出了起来,另外一个腿像金鸡独立,支撑着身子前后左右蹦蹦跳跳,用弯曲的那个腿的膝盖去碰对方的膝盖。如果把对方顶得招架不住,直往后退,或顶得对方摔倒,就算胜利了。如果没顶到对方的膝盖,顶到对方的其它地方如肚子腿上等,也算失败。一般是两人对抗,也有多人一起玩的。跳皮筋

    跳皮筋,这个不管南北方的八零后应该都不陌生,记得小时候下课后的十分钟都会抓紧时间玩一会,有时候男生也会加入,三个人,五个人,八个人,跳着笑着,欢乐着。先由俩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长,其他人轮流跳,按规定动作,完成者为胜,中途跳错或没钩好皮筋时,就换另一人跳。 皮筋高度从脚踝处开始到膝盖,到腰到胸到肩头,再到耳朵头顶,然后举高\"小举\"、\"大举\",难度越来越大。滚铁环

    用较粗的铁丝弯一大圆环,再用铁丝弯一铁钩,铁钩的下端弯成U状,上端握手中,下端U状钩扣依铁环推其前进。也有的在铁环上套一个或若干个小铜环儿以便铁环滚动时“铃铃”作响。玩时,边走边推铁环,也有边跑边推者。比赛时,一般比谁推得远、推得快,铁环倒地为输。其他玩法,有原地转圈、拐弯、推上坡等。抽陀螺

    抽陀螺有两种,一种是水平抽法,第二种是垂直抽法。第一叫做分边法是将参加的人分成两组,然后大家一起抽陀螺,看看那一组的陀螺先倒在地。第二是画圈法,在地上画一个圆圈,圆圈的中央,再画一个小圆圈,各人轮流将自己的陀螺往圈子里打,使陀螺能旋转出来。如陀螺已固定在一点上旋转,可用绳子将它圈出来,只要到达圈外还在旋转,都不算它「死」。如果陀螺停止在圈内,或一抽下去就不动了,都算死了,要放在当中小圆圈内,任别人处罚。抓石子

    多为女孩玩的一种游戏。玩时,几个人就地选若干块石子,先由一人将石子在地面撒散开,遂将一子抛起,同时迅速抓起地面的石子,再马上接住抛起的石子。有时拾单、有时拾双,拾多者为胜。拾子时,手不准触及不该拾的子儿。或者玩一种叫做闯关的玩法就是准备6个石子,一个用作抛的其余的用作抓,在玩的时候每一关都有不同的玩法。

  • 橘子蕉 橘子蕉

    80后小时候玩的游戏有很多,比如跳房子、捉迷藏、踢毽子、玩风筝、扔沙包、打旋转木马、玩弹珠等等。还有一些流行的电子游戏,比如红白机、电脑游戏等。这些游戏都是80后童年的回忆,让他们怀念起过去的时光和那些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

    记得因为大多数80后都是在没有手机、没有电视的年代成长起来的,他们玩的游戏主要是一些亲子游戏、传统游戏和时下流行的游戏。

    石头剪刀布、跳绳、捉迷藏等亲子游戏;扯铃、飞行棋、五子棋等传统游戏;还有马里奥兄弟、坦克大战等在当时非常火爆的游戏。

    这些游戏对于80后来说是充满回忆和意义的,他们一提起这些游戏,就能想起小时候和家人、朋友一起玩的场景和情境。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游戏的种类和玩法也越来越繁多,80后也会逐渐尝试一些新兴的游戏。

    对于80后来说,小时候玩的游戏是一种珍贵的记忆,是青春期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记忆也会变得越来越珍贵。

    记得。

    因为80后的人出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所以他们小时候主要的娱乐活动就是玩一些传统的游戏,例如跳皮筋、踢毽子、打陀螺等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传统游戏逐渐被淘汰,但是对80后而言,这些游戏的回忆却是不会轻易消失的,也成为80后的一种文化符号。

    如果你想了解80年代的经典游戏,可以去寻找《铁拳》、《街头霸王》等等游戏,这些游戏也是80后儿时的回忆之一。

    记得因为80后是在没有智能手机、电视游戏机等暴力游戏的时代长大的,他们在小时候主要是玩一些古老、简单、有趣的游戏,如五子棋、捉迷藏、跳房子等等,这些游戏寓教于乐,培养了他们的思考、观察、反应等能力,也促进了他们的交流、合作和友谊。

    80后还记得小时候玩的游戏,这既是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一些地方和组织也在积极组织青少年玩传统游戏,让现代孩子也能了解和体验到这些经典的游戏,这种做法很有意义,能够让我们与传统文化保持联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趣。

    记得。

    因为80后是出生在1980年代的人群,这个时期正是电子游戏开始逐渐普及的时候。

    小时候80后总是和小伙伴一起玩各种游戏,比如“跳绳”、“捉迷藏”等传统游戏,同时也会玩一些电子游戏,比如“马里奥兄弟”、“卡通英雄”等。

    这些游戏是80后的共同回忆,很多人对它们都有难忘的记忆。现在有一些回忆类节目,比如《修真四万年》、《我就是演员》等,也让人们重温了80后的童年游戏。

春望游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