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点是一种智力游戏,每张扑克牌都有一个特定的点数,玩家需要通过加减乘除的运算使得手中四张扑克牌的点数总和等于24。下面是游戏的详细玩法:
1. 准备一副扑克牌:游戏使用一副标准的扑克牌,去掉大小王,剩下52张牌。
2. 抽取四张牌:从一副扑克牌中随机抽取四张牌,这四张牌可以正面朝上摆放,可见点数和花色。
3. 游戏开始:玩家需要使用这四张牌进行运算,使得点数总和等于24。可以使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但是每张牌只能使用一次。
4. 解决方案: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和计算,找到一种或多种运算组合方式,使得点数总和等于24。
5. 时间限制:有些版本的24点游戏设有时间限制,要求玩家在规定时间内找到解决方案。
6. 检查答案:玩家找到解决方案后,需要核对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可以使用计算器或者手工计算进行验证。
7. 竞赛模式:如果有多个玩家参与,可以设立竞赛模式,看谁能最快找到解决方案。
注意事项:
- 扑克牌的点数:A代表1,2-10按照数字点数计算,J、Q、K分别代表11、12、13。
- 运算次序:可以按照任意次序进行运算,但每个运算符只能使用一次。
- 除法运算:如果运算结果不能得到整数,就不能使用该运算。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
一副牌中抽去大小王剩下52张,任意抽取4张牌(称牌组),用加、减、乘、除(可加括号)把牌面上的数算成24,第一个能得出24者为赢。24点游戏可以考验人的智力和数学敏感性,可以锻炼大家的口算能力、反应能力等。
规定每张牌必须用到且只能用一次,J代表11,Q代表12,K代表13,A代表1。
需要说明的是:经计算机准确计算,一副牌(52张)中,任意抽取4张可有1820种不同组合,其中有458个牌组算不出24点,如A、A、A、5。扩展资料
算24一般掌握以下方法
1、最常见的算法是3*8,4*6,2*12,所以最先考虑的应该是上述3种算法。一般情况已有其中的一个因子,而用其他3个数去另一个因子。
2、先乘后加。常见的有2*7+10,3*5+9,2*9+6,3*7+3。
3、先乘后减。常见的有3*9-3,4*7-4,5*6-6。这种类型里较难的是减数是由两个数相加而得,例如:2,5,7,9。
4、消去法。有时候,3个数就可以算出24,多出来一个数,用消去法,可将多余的数除去。如3、5、9、10,3*5+9=24,多一个10,可将10-5=5,将10消去。用乘法的分配律消去,如2,5,8,8,(5-2)*8=24,多一个8,可以将算式改为5*8-2*8,将多余的8消去。
5、会意法。如4,4,4,4,4*4表示4个4,再加2个4,就是6个4。又如,2,7,8,9,9+7是2个8,再乘于2,变成4个8,再减一个8等于3个8。
6、上天法。先将数乘得很大,最后再除于一个数得24,如10,10,4,4。
7、入地法。先将数算成分数或小数,最后乘于一个数得24,如3,3,7,7。
8、化除为乘法。用一个数除于一个分数,相当于乘与一个数,最后得24。如3,3,8,8。
幼儿园餐前活动可以有:
1、复习学过的内容,例如儿歌、歌曲、简单的点数……适当的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表扬。
2、讲一些培养好习惯的故事,寓言……或者一些安全卫生小知识的教育。这个时刻多数是老师在讲,让孩子在餐前能安静下来,使后续的用餐能安静进行。
3、餐前好习惯的引导。无论是复习学过的内容,还是新的知识的讲解,最后结尾一定要进行餐前文明行为的引导。
餐前活动常可开展下列游戏。
1、手指游戏
手指游戏集儿歌、手指活动于一体,要求幼儿手脑并用,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我们教师应该经常注意收集、整理儿歌和手指游戏。在餐前组织幼儿玩《五只猴子荡秋千》、《卷白菜》、《手指出门》等手指游戏,既可以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又有轻松的娱乐效果,幼儿很喜欢。
2、智力游戏
智力游戏如猜谜语、脑筋急转弯、“我的小球碰几球”等智力游戏,在于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还有触觉游戏(“请你摸摸他是谁”)和听觉游戏(“请你听听他是谁”)等。3、音乐表演游戏
全体幼儿跟着音乐旋律做舒缓的律动,或者一幼儿进行表演让其他幼儿猜猜演的是什么,如“我们都是机器人”、“我来比划你来猜”等。
4、食谱介绍
可以向幼儿介绍食谱名称,让幼儿了解有关事物的营养价值,为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做好铺垫。内容可以是介绍食物的名称、食物的制作、食物的营养形式:老师的介绍、幼儿猜测
5、十万个为什么
这个内容非常丰富,包罗万象,幼儿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动植物、社会常识、科学小实验、人体健康等等问题,可以由幼儿抛出问题幼儿解决――教师总结――幼儿解决――教师总结。
1.击鼓传花。组织老人围成圈,其中一人拿花,一人背着大家或蒙眼放音乐或击鼓,声响传花,声停花止。花在谁手中,谁就中彩,如果花束正好在两人手中,则两人可通过猜拳或 其它方式决定负者。通过游戏活跃老人之间的气氛,发现老人的才艺,了解该机构老人的特点。通过举办具有老人参与、富于交流性的适合老人特点的活动,以促进 老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营造归属感,保持健康心态。
2.套圈夺宝。用易拉罐摆成三排,老人在一定距离处用铁圈套易拉罐,套中者则加分。通过游戏丰富娱乐生活,提高老人的积极性,加强老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使老人老有所乐,增强老人的身心健康。
3.猜谜会。老人拿着谜底找谜面,找对者加分。这是一项智力游戏,老人开动自己的脑力,主动参与活动,达到延缓衰老速度,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概率的效果。
4.折纸花、送祝福。在折纸花的活动中,提高了老人积极主动性、耐心,锻炼老人的动手能力,延缓衰老速度,降低多种病症的发生率。折纸花,由于步骤比较复杂,有些老人学习过程较慢,所以先学会的老人可以教还没学会的老人,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加强了彼此情感的联系。
5.画鼻子。在白板上画一人像,无鼻子,老人与一定距离处蒙眼前行,工作者在旁边协助,在白板上画上人像鼻子。以位置的准确与否为加分条件。该活动,是工作者与老人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增加彼此的信任感。
“算24点”作为一种扑克牌智力游戏,还应注意计算中的技巧问题.计算时,我们不可能把牌面上的4个数的不同组合形式——去试,更不能瞎碰乱凑.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便于学习掌握的方法:
1、利用3×8=24、4×6=24求解。
把牌面上的四个数想办法凑成3和8、4和6,再相乘求解.如3、3、6、10可组成(10—6÷3)×3=24等.又如2、3、3、7可组成(7+3—2)×3=24等.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利用率最大、命中率最高的一种方法。
2、利用0、11的运算特性求解。
如3、4、4、8可组成3×8+4—4=24等。又如4、5、J、K可组成11×(5—4)+13=24等。
3、在有解的牌组中,用得最为广泛的是以下六种解法:(我们用a、b、c、d表示牌面上的四个数)。
①(a—b)×(c+d) 如(10—4)×(2+2)=24等。
②(a+b)÷c×d 如(10+2)÷2×4=24等。
③(a-b÷c)×d 如(3—2÷2)×12=24等。
④(a+b-c)×d 如(9+5—2)×2=24等。
⑤a×b+c—d 如11×3+l—10=24等。
⑥(a-b)×c+d 如(4—l)×6+6=24等。
需要说明的是:经计算机准确计算,一副牌(52张)中,任意抽取4张可有1820种不同组合,其中有458个牌组算不出24点,如A、A、A、5。